湿地被称为“地球之肾”,具有保护水源、净化水质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作用。近年来,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力推动湿地生态保护修复、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。得益于此,朝邑国家湿地公园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生态魅力,成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的亮丽名片。
眼下正值盛夏,朝邑国家湿地公园里草木茂盛,万亩芦苇荡在风中翻涌,仿佛一片碧海。县林业局湿地办工作人员登上巡查艇准备开始一天的日常巡护,重点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、破坏围网、非法捕捞、垂钓等情况。巡查过程中,记者看到整个区域水质清澈,湖面上不时有燕鸥飞过,湖边成群结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湖边时而休闲踱步,时而展翅飞翔,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,也让周边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。
据了解,朝邑国际湿地公园目前有野生动物57科159种,为了帮助野生动物更好地栖息、觅食、繁殖,从2022年起,县林业有关部门规划建设了人工鸟岛13处,每年冬季,工作人员还会及时投放玉米,开展人工补饲,全力保障野生动物生存需求和隐蔽安全。目前,朝邑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有保护保育区、合理利用区、科普宣教区、恢复重建区、管理服务区等功能板块,新建水生植物净化园1000余亩,连续三年投放花白鲢鱼苗六万余尾。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,目前湿地湖面水位已由五年前的2800亩增至7000亩,水质达到四类标准,生态和谐的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。
县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遵循“全面保护、生态优先、突出重点、合理利用、持续发展”的保护方针,始终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、保护候鸟栖息地,扩大水源涵养,提高科研教育功能和湿地景观功能为目标,建设申报国家重要湿地。